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智伍应用演示 门户 国内 深圳 查看内容

这些物件凝聚“深爱”,“拓荒牛”回忆特区建设流金岁月

2022-8-27 11:01| 发布者: xuan52406| 查看: 399| 评论: 0

摘要: 2020年10月2日拍摄的深圳市民中心和莲花山公园一线(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42年前的今天,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由此拉开了一座城市奇迹式发展的序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南都资料图42年间,在改革 ...

2020年10月2日拍摄的深圳市民中心和莲花山公园一线(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42年前的今天,深圳经济特区正式诞生,由此拉开了一座城市奇迹式发展的序幕。

“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南都资料图

42年间,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人以敢为天下先的气魄,创造了发展的“深圳速度”,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口号响彻大江南北,成为时代的记忆。

时光荏苒,博物馆里静静陈列的物件忠实记录着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城市发展创造奇迹

1982年,25岁的谢国良作为最早一批基建工程兵从湖北荆门南下来到深圳,参与经济特区建设。他所在一千多人队伍驻地就在现市妇幼保健院的位置,是一片荒无人烟的野地,居住的木屋用竹叶编织成墙,工友们笑称是住在“竹园宾馆”。

谢国良(右一)来深圳前与战友的合影。受访者供图

谢国良回忆,现在从上海宾馆到竹子林一线在当时大都是水田、鱼塘和低矮的房舍,市内仅有两条总长不到18公里的水泥路:人民路和解放路。特区成立之初,急需建筑工人参与城市开发和基础设施建设。

1983年9月,包括谢国良在内的2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与来自四面八方的几十万建设者一道,成为了开发特区最早的“拓荒牛”。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开出一条条马路、筑起一栋栋高楼,也创造了国贸大厦三天建一层楼的“深圳速度”。

建设中的国贸大厦(创造三天建好一层楼的“深圳速度”,成为深圳效率的象征)。资料图片

如今的国贸大厦(2018年4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谢国良则先后参加了南头直升机场建设及福田区景田片区的开发,后来又参与物业管理工作至2010年退休,见证着城市的发展和变迁。

2020年9月12日拍摄的深圳市南山区后海片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

2020年9月14日拍摄的深圳市中心(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

短短四十余年间,深圳实现了从边陲小镇到国际化大都市的蜕变,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跃升至2021年的3.07万亿元,创造了世界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

文化建设实现跃升

深圳以毗邻港澳的地理优势,率先接触到了更多外界的文化与观念,来自五湖四海的建设者们也带来了不同的文化元素。

在流动和碰撞中,深圳独有的特区文化孕育而出,这种兼容并包、务实致用的文化特质,成为新老深圳人共同的骄傲。

深圳博物馆。

早在特区建立之初,深圳市政府就着手规划建设深圳大剧院、体育馆、科技馆、图书馆、博物馆、深圳大学等文化设施。它们不仅承载了许多老深圳人的儿时回忆,也展示了深圳超前的文化发展意识和理念,奠定了深圳文化的气质与底蕴。

而今,“新十大文化设施”建设正加速推进,深圳读书月、市民文化大讲堂等文化品牌不断创新,为市民提供着更加丰富和多元的文化产品。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上,深圳逐步培育起创意设计、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多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行业。2021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超2500亿元,居全国第三。

过去,作为一座年轻的城市,深圳一度曾被贴上“文化沙漠”的标签。如今,深圳已然冲破刻板印象,实现了向“文化绿洲”的华丽转身。

海内人才汇聚特区

1980年,深圳首先在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进行劳动合同制度改革试点,在全国率先打破了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炒鱿鱼”一词开始走向全国。

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屋电业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电咖啡壶。

毛织、服装、电子、玩具等“三来一补”工厂的集聚,不仅带来了“第一桶金”,成为深圳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支柱,也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吸引大批怀揣梦想的劳务工来深打拼。

90年代,反映广东地区外来务工者生活的电视剧《外来妹》一经播出,就在全国引起轰动,也使得“打工仔”、“打工妹”这些带有强烈粤语色彩的称谓流行全国。

1985年前往边防禁区特许通行证。

上个世纪90年代深圳电子厂女工使用的工作证。

随着深圳产业的发展,用工需求和制度迎来转变。1997年1月,“深圳人才大市场”正式投入使用,促进了全国人才交流和各地人力资源市场的形成和发展。2017年11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人才工作条例》正式实施,深圳也于当天迎来了首个法定人才日,以此表达对各领域建设者的热忱欢迎。

如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深圳依然是人们择业、就业的首选城市之一,一代又一代的建设者来到这片热土,实现了梦想和追求。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深圳,因改革而兴,以创新为魂。发行新中国第一支股票、敲响中国土地拍卖“第一槌”…….一个又一个“第一”为中国改革发展创新探路。

1987年2月,深圳出台了全国第一个《关于鼓励科技人员兴办民间科技企业的暂行规定》,鼓励技术入股、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由此催生了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

这项规定催生了深圳第一批草根创业潮,华为、中兴等知名高新技术企业均创立于这一产业背景,为深圳高科技产业发展和创新能力的提高打下了体制机制的基础。如今,深圳总结形成的全过程创新生态链为企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和有力支撑。

深圳华强北赛格电子市场五层(2017年9月5日摄)。新华社发

1988年3月,赛格电子配套市场建立,其所在的华强北商业街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十年后的互联网浪潮中,以腾讯为代表的一批互联网企业应势而起,成为深圳的一张张亮丽名片。硬件+软件的强势布局,深圳拥抱了那个时代的发展。

如果说过去,华强北产出的各式手机是深圳制造的一个代表。现如今,一大批高端消费电子产品正成为中国智造的代名词,从深圳走向世界。

从全局的视角来看,深圳系统提出了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规划,以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等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即将崛起,为深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采写:南都记者 程昆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深圳博物馆提供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智伍应用演示 ( 粤ICP备18009862号 )

GMT+8, 2024-3-29 14:40 , Processed in 0.090464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